咨询热线 18939560351

攻略在手,高考志愿填报不迷路

发布时间:2024-04-28 17:36:56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主决断力和责任意识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必修课,要打破由所谓“权威”机构代替志愿填报的迷思,进行自主决策和慎重选择。
在高考结束时,志愿填报成为考生最为关心的事情。一般来说,志愿填报时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是选大学、选专业、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对此,《中国教育报》整理了一份填报指南,值得参考。
(一)志愿填报三要素:选专业、往年分数、依分择校
要素一:选专业。考生首先要弄清楚意向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1)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等了解专业内涵,如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研究领域等。(2)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各专业的学习年限。(3)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4)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5)高校开设情况,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本省(市、区)招生等情况。
要素二:往年分数。依据权威资料,获取并研究往年录取分数。(1)高校招生网一般会公布往年的录取情况,数据比较准确。(2)高校招生宣传材料及高校阳光招生网站上,一般都会包含招生计划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等信息。(3)省(市)招办提供的报考志愿相关材料,比如北京市招办每年给考生发放的《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本”)。(4)有些省(市)招办提供的数据里面可能会包含一些特殊类型学生的录取分数,要注意筛除。(5)注意大小年现象。大小年现象是指上年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而使当年考生报考人数减少、录取分数下降;实行平行志愿后,大小年现象减弱,但仍有影响。研究大小年规律,有利于把握和预测当年的录取投档线差。
要素三:依分择校。(1)比对省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科类一般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俗称一本)、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录取控制分数线进行比对,达到哪个批次的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2)比对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详细了解大学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可将感兴趣大学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汇总制表,一目了然。关注两个分差:一是大学往年录取线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二是考生高考成绩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二者结合可以预测高校录取线,衡量和评估考生实力。(3)比对本省(区、市)和本中学考生的位置,预测大学的当年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体现出考生的竞争实力和在博弈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因此,考生不能单纯用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搬硬套,还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区、市)的排名情况及相对位置来作出判断和选择。
(二)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了解“滑档”与“退档”。所谓滑档,就是指考生的高考分低于所报所有学校志愿的投档线,造成档案投不出去。所谓退档,就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考生档案投到志愿院校未被录取而又退回省招生办。退档原因通常有三种,一是考生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且没有填写“服从专业调剂”;二是体检结论不符合志愿专业录取要求;三是相应的单科成绩不合乎志愿专业的录取要求。
(2)注意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某批次录取结束,部分院校个别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即没有录满,把剩余计划向社会公布,从落选考生中进行补录的一种录取方式。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二是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三是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四是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五是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